长沙市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荣湾镇周家台子(现为新民小区),旧址最早建于清朝末年。蔡和森1917~1920年就读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时,将全家从双峰迁往长沙,他的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姐姐蔡庆熙和外甥女刘昂一起租住于此。共有大小房间9间,堂屋为新民学会开成立会的地方,右边正房为葛健豪住室,1919年毛泽东的母亲来长沙治病在此住过;左边是蔡和森的住房,毛泽东经常来此。旧址原为当地农民为守祖坟盖的墓庐屋,房东是宁乡籍人,立了一块门匾“沩痴寄庐”,悬挂在旧址院墙的槽门上。
新民学会是五四运动时期我国最有影响的进步社团之一。这是毛泽东在学生时代的创举。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在蔡和森故居堂屋召开。会上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章程,学会宗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选举萧子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新民”两字取自《大学》中“在新民”及《汤诰》中“作新民”的意思,表达着进步与革命的意向。以后,这里成为新民学会会址和活动场所。
为了纪念新民学会的功绩,教育启迪后人,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将新民学会旧址再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6年拨专款将旧址按原貌修复,同时保存了当年的坟墓。按原貌复建后旧址占地约175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堂屋、正房、厢房、杂屋等。房屋结构为竹木结构,木排架,、竹织壁、小青瓦屋面;房外有竹篱院墙,前有槽门、水井。故居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南方普通农舍的特点。整个旧址按原貌布置陈列,有蔡和森等的住房和成立会会议房间,纪念馆东向建有辅助陈列室,全面介绍了新民学会存在三年的光辉史迹。
1985年邓小平、陈云同志分别为新民学会题词“蔡和森故居”、“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1993年长沙市政府将通往纪念馆的道路命名为新民路,也就是现在岳麓山东大门往湘江的方向的道路,旧址纪念馆附近的新民小学、新民生产队、新民社区,都是因为新民学会而得名;2005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再次投入资金,全面维修了新民学会纪念馆,扩建了陈列室,更新了陈列展览,改善了环境,使纪念馆成为一处集文物、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人文及自然景观,成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个亮点。  |